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1.概述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医科+新文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熟悉基础医学、运动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掌握生命医学科学、智能科学、数据科学、健康管理、统计学、管理学等知识,具备健康信息收集、健康数据统计、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健康规划与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120410T

  基本学制:4 年

  修业年限:3~6 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总学时:2416 学时

  总学分:159 学分

3.培养目标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健康中国”发展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复合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的专业人才,且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基础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大健康产业的先进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悉健康行业和健康服务的基本特点、管理模式和运作规律,具有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养生保健机构、健康养老机构、健康保险机构等单位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4.毕业要求

4.1 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4.2 知识要求

(1)通识性知识。

学生需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通识类相关学科知识。

(2)基础性知识。

学生需掌管理学、基础医学、中医医学、营养与健康、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3)专业性知识。

学生需掌握健康信息管理、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健康监测与评估、中医养生保健、健康心理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及实践现状。

4.3 能力要求

(1)具有思辨能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运用健康服务管理的理论、概念、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系统思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具有交际能力,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清晰表达自己内心思想,同时让对方理解,能举止得当、情感表达具有感染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3)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各模块的专业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掌握传统中医养生保健和健康服务技能;具备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的能力;系统地掌握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掌握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并进行健康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产品的宣传、健康教育和推广的方法;

(4)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了解和运用国家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结合所学专业,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把握创业机会,实施创业活动,控制创业风险的能力。

4.4 素质要求

(1)具有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2)具有道德素质,热爱健康服务管理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热情积极、细致周到,有较强的责任感;

(3)具有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科学的营养与健康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膳食配餐,形成健康生活理念,具有良好的健康管理意识;

(4)具有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吃苦、宽容、诚信,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愿意扎根基层;

(5)应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中健康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证书,包括: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保健按摩师、中医康复保健师、芳香保健师等。

5.核心课程

      管理学、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健康信息管理、健康事业管理学、健康评估、中医学基础、健康心理学等。

6.师资队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托广州商学院资源,教师共20人,专职在岗人数17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数13人,占比6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占比25%;硕士及以上学位17人,占比85%。聘请在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企业任职的“双师型”导师5人,他们在健康服务与管理领域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形成了合理的师资梯队,有效整合师资力量,发挥年轻教师的潜力,在保障学术质量的同时,又促进教师团队的发展壮大。

7.教学条件

(1)拥有满足本专业师生教学需求的专业教材、专业图书期刊等,生均纸质图书资料不少于100册;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资源;各类信息资源能够及时更新。

(2)拥有能够满足师生教学需求的互联网应用环境。

(3)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提供足够数量和满足功能的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室、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专业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 3000 元以上;建有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

(4)相应的系统、软件、网络、平台等教学实验软件或服务设施根据发展需求及时配备、更新或升级。

(5)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实践基地等,积极支持开展产教融合、科技开发、服务社会等活动。

8.就业前景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多个领域就业。

(1)健康管理类公司: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健康管理类公司从事健康管理顾问、健康管理培训师、健康管理教练、营养师、家庭健康管理专家、健康数据分析、运动指导、体检报告解读等相关工作。

(2)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陪诊专员、健康咨询师、大健康顾问、中医养生指导等相关工作。

(3)老年健康与管理类公司: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老年健康与管理类公司从事康养项目健康管理、医疗健康服务运营与管理、健康活动组织等相关工作。

(4)健康保险企业:健康财富规划师、健康产品营销与推广、客户关系维护、新媒体技术等相关工作。


广州商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13667 人才特色培养模式

1 个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适应健康 中国战略规划以及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3 个贯穿

   思政教育贯穿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 增强学生在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使命感。

   实践教学贯穿 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数据分析与技术应用贯穿: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课程体系始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的相关内容,通过不断强化教育,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前沿技术解决健康服务与管 理领域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6个能力

   健康管理能力 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并实施。

         健康评估能力 熟练运用各种健康评估工具和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健康干预能力 具备制定和实施健康干预方案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健康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 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收集、整理、分析健康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健康风险因素。

   智能健康产品应用与开发能力: 了解智能健康产品的原理和应用,具备开发简单智能健康产品的能力。

   健康服务智能化管理能力 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健康服务流程,提高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个融合

   产教融合 与健康服务行业产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科研合作等。

   科教融合 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 目。

   理实融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数据与专业融合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

   学科交叉融合 与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医学、管理学等进行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地域特色融合 结合广州本地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产业特点和需求,融入地域特色内容,培养适应本地健康服务市场的专业人才。


7 个课程模块

  人文社科基础模块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管理学原理、健康人文关怀等课程。

   健康专业基础模块 涵盖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等课程。

   健康专业核心模块 包括健康管理学、健康评估技术、健康干预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健康政策与法规等课程。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模块:设置大数据分析基础、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 Python编程、健康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在健康服务中的应用等课程。

   实践教学模块 包括见习项 目、实验课程、实训项 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职业素养与人文教育模块 开设职业素养培训、医学伦理学、健康心理学、沟通技巧等课程。

   健康行业前沿与发展趋势模块 设置健康行业前沿技术讲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创新创业实务等课程。